欢迎来到上海欧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河湖治理设备网

欧保环境 河湖治理设备供应商

02158129802

<%=NSW.OConfig.GlobalConfig.SiteName %>
太阳能曝气机、农村污水处理
当前位置:首页 » 河湖治理设备网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安徽省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到2020年所有城市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

安徽省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到2020年所有城市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

文章出处:安徽日报责任编辑:作者:范克龙 冯珉 徐建人气:-发表时间:2015-12-08 08:19:00【

 海绵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城市看海将一去不复返

——2017年,全省试点城市要取得成效;到2020年,所有城市及60%以上的县城区基本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

1123日下午,细雨蒙蒙,记者来到合肥市杏花公园雨水调蓄池工程建设现场。一个深达8米,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巨大深池已经成型,工人们正在忙着安装脚手架,加固池体。

该调蓄池位于公园的西北角,调蓄容积17500立方米,采用全封闭地下式结构,建成后将恢复公园景观绿化及水体。建成后公园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下面多了一块超级大海绵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局调蓄池项目负责人马佳介绍,调蓄池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下雨的时候可以吸水、蓄水、净水,枯水期可以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既有利于规避雨水洪峰,防止内涝,又能实现雨水循环利用,对排水区间的排水调度起到积极作用。

马佳介绍,除了杏花公园雨水调蓄池外,合肥市同期在建的还有逍遥津公园调蓄池,目前两大工程均已进入收尾阶段,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并加快设备安装调试,保证2016年汛期前投入使用。

在皖南,全省首批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市池州,海绵城市建设一直走在前列。 1122日上午,主城区齐山大道原来的绿化带被挖开一道深深的水沟,41岁的谢国峰正在忙碌:我现在做的是给排水的底沟彻一道砖墙,砖墙彻好后,在沟底码上鹅卵石,这样雨水进入水沟后,其中一部分就可慢慢渗透到地下。如果雨水渗不完,再由水沟排到旁边的蓄水塘里。谢国峰介绍,这里是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示范项目——齐山大道南北段改造工程。

池州市重点项目办公室科长李建介绍,池州市目前已确定池州一中、三台山公园、齐山大道、白沙湿地、护城河遗址黑臭水体整治共5项工程,作为海绵城市首批示范项目。今年内,全市计划动工建设37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2014年以来,我省全面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率先印发《关于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组织制定有关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地方标准。目前,除首批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池州市,合肥、亳州、蚌埠、滁州、芜湖、宣城、铜陵、安庆、黄山等9个省试点城市及芜湖县、南陵县、泾县、潜山县、全椒县、宿松县6个试点项目也已先行先试。

根据有关文件,到2017年,全省试点城市要取得成效,城市内涝积水点基本得到解决,城市建成区年径流控制率达70%。到2020年,所有城市及60%以上的县城区基本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这意味着,城市看海的内涝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
背景链接·

切实转变城市规划建设理念,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工程和生态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城市水体、绿地、道路、广场、小区等对雨水的渗透、吸纳和净化作用,最大程度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实现城市排水防涝能力的提升,有效削减径流污染,促进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构建健康完善的城市水生态系统。

2017年,全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合肥、亳州、蚌埠、滁州、芜湖、宣城、铜陵、安庆、黄山等海绵城市先行先试建设取得成效,城市内涝积水点基本得到解决,城市建成区年径流控制率达70%以上;池州市作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水利部考评验收,全面总结国家和省试点建设经验,向全省推广。到2020年,所有城市及60%以上的县城区基本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城市建成区年径流控制率达80%,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已全面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市河湖水系和山体林地田等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

——摘自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从改造自然到顺应自然,建设理念实现根本转变

——不当的城市开发建设破坏了生态本底,扰乱了水文规律。海绵城市将有效保护和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

对于当前方兴未艾的海绵建设热潮,大多数人一知半解。海绵城市到底是什么?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又称为低影响开发模式,类似的雨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理念,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践和发展了多年。安徽省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卫超介绍,所谓海绵城市,就是充分发挥城市绿地、河湖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合理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城市海绵体,实施低影响城市开发建设,有效保护和修复城市水生态,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涵养城市水资源。

这是一种建设理念的根本转变。合肥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传统的城市建设理念是改造自然,结果造成严重的城市病和生态危机;而海绵城市遵循的是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低影响发展模式。传统城镇化建设热衷大马路、大广场建设,大面积的硬质铺装,让水无处可藏;填湖造地、围湖建楼,让水无家可归,切断了水与土壤之间的生态链;拦水造坝,让活水变死水,切断了上下游生态链。这些不当的城市开发建设破坏了生态本底,扰乱了水文规律,带来了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水安全风险、水文化消失等一系列问题。

其实,在现有的城市建设甚至古老的村落建设中,有一些正暗含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如合肥的滨湖湿地公园以及皖南徽州古村落的水系规划,它们均强调因地制宜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地形地势,合理解决引水、排水、泄洪、防火和灌溉的多种需要。

池州市在城市水环境、园林绿地、道路交通、建筑小区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进展,初步展示了海绵城市的美丽图景:在示范区,以公园、景区、广场、滨水、沿路等绿地绿廊改造提升为主的园林绿地系统建设;以透水人行道、慢车道和停车场、下凹式绿地等低影响开发为主的道路交通海绵城市系统建设;以下沉式绿地、可渗透路面、雨水花园及管网改造、雨水收集回用设施为主的建筑小区系统建设;以建立城市雨洪调蓄控制系统、水环境在线监测及预警系统、海绵城市软件平台为主的能力保障体系建设,全区域、多层次、立体化的城市海绵空间正在有序构建。
修复城市水生态,因地制宜做好水文章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工程,要想解决好水的来去问题,必须统筹考虑,不能就水论水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工程,要想解决好水的来去问题,必须统筹考虑,不能就水论水

卫超认为,建设海绵城市应坚持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相结合,科学布局绿色灰色雨水调蓄设施。即重视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等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要优化城市排水管网和防涝设施等灰色设施的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减负和补充。

采访中,专家一致认为,我省各地区水文地貌特点不同,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切忌一刀切,而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比如皖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地表径流量较小,应重点强化生态绿地等海绵体建设,涵养水资源;江淮、皖南地区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应该以内涝防治、径流峰值控制、水质保护等方面为重点。

海绵城市建设牵涉多个领域,是否意味着投资更大、日常运行维护成本更高?对此,卫超认为:海绵城市建设并不意味着多花钱,实际上海绵城市是要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和净化水质,比传统灰色基础设施更省钱。不过面对大量投资、复杂的系统性关联、多头管理、回报机制不明等问题,单单靠政府一肩挑也不行。政府在加大财政支持的同时,应该积极运用PPPEPC总包等市场化方式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让技术与资本相结合,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据了解,省住建厅刚刚发布了全省第二批PPP项目名录,67个项目,总投资425亿元,主要聚集海绵城市与城镇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与海绵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的污水设施项目就有18个,投资近50亿元,生态园林和水环境项目13个,投资109亿元。
·
专家访谈·
城市如何留住雨水

类似海绵城市的理念,在美国叫低影响开发,在澳大利亚叫水敏感城市,在德国叫雨水收集。 ”1125日,合肥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高文乔告诉记者,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个庭院,都能体现海绵城市的理念,如果成功应用,整个城市将是一座会呼吸的城。

海绵城市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建设理念的根本转变,这种理念更加尊重自然,遵循原来地表径流的原貌,注重对居住环境的优化。高文乔介绍,城镇化后由于过多的硬化地面导致雨水下渗减少,只有20%-30%渗入地下,70%-80%形成地表径流,这不仅造成了水源浪费,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排水压力。海绵城市建设,就是要改善和修复城市水生态,重新回到自然状态。

高文乔介绍,目前新接的市政项目规划设计中,基本都已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如道路配套建设的渗流井、植草沟以及生物滞槽等概念,透水地砖将更普及运用;传统的城建中,绿化带比道路要高以利于人们观赏,而今后绿化带将设计得比道路低,以利于地表的雨水自然流入渗透进植被,饱和后才会进入排水管道,达到滞留雨水,净化雨水的功能。

在一个个社区和家庭,下沉式广场、下沉式绿地、屋顶花园等,将会更多地进入人们视野,成为一个个微型海绵体比方下沉式广场,枯水季可以是大爷大妈跳舞活动的好场所,大雨来临,则可以滞留住社区的一部分雨水,减轻排水管道的压力。下沉式绿地,则能通过草沟等形式收集雨水,当雨水流过地表浅沟,污染物在过滤、渗透吸收及生物降解的联合作用下被去除,植被也降低了雨水流速,颗粒物得到沉淀,控制雨水径流。

容易形成内涝的场地,可以考虑在建筑物旁砌筑高位花坛,里面是绿化区,用以收集建筑物屋顶的雨水,起到存水和滤水的目的,成本不高,操作性强,还美观。而每个家庭或是小区,则可以准备雨污水收集容器,对渗透下来的雨水有效收集、过滤,再利用,比方浇花、洗车、冲厕所等。
·
延伸阅读·
美国低影响开发技术

距离美国西雅图市区11公里,有一个叫“High Point”的社区。这里曾经基础设施不全,社区的排水系统大部分是雨污合流制,携带城市污染物的暴雨径流往往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入毗邻的朗费罗河中,造成河水不同程度的污染。

2003年,当地政府用低影响开发技术(LID)对社区进行了全面改造。专家利用植被浅沟、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技术与园林景观结合,还将池塘公园、袖珍公园和儿童游戏场地等多功能开放空间的地下部分设计成了地下的储水设施。为了减少面源污染,该社区又沿街道设立了生物过滤单元,种植了一系列本土的耐旱灌木、乔木和草坪,这些植物和地下经过改良替换的土壤能层层过滤毒素,将暴雨的不良影响降低。另外,作为一个中心雨水收集池,社区内的池塘能够控制洪水的流量并提供额外的水质处理。

于是,每当大雨来临,来自屋顶、道路和广场等处的雨水,通过植被浅沟的引导和输送,汇入北部的池塘中,经过净化和处理后,达到相关标准的雨水最终被排入朗费罗河,这一过程完全模拟自然的水文环境,朗费罗河的生态平衡由此有了保证。如今,全美LID设施已有上万个,对美国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了绝佳的解决方案。
·
微博热议·
建设海绵城市,你怎么看?

@HF白开水:每逢暴雨,一些城市都会出现城市看海的奇观。建设海绵城市,让城市不再看海,令人期待。希望早日建成。

@小报童2012:我认为,建设海绵城市,不仅仅是建好排水系统,还要考虑水的循环利用问题。现在部分城市缺水严重,海绵城市建设要突出水循环利用方面的作用,为城市解渴

@就是HLH: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不能偷工减料,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同时,要注意后期维护。

@懒得找拽:好事要办实,实事要办好。

@裕安陈华锋:现如今城市内涝困扰颇多,海绵城市的建设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小刘说点啥:海绵城市建设,应该有个科学的总体规划!

@小林漫说:海绵城市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希望做细规划,做好每一处细节,让海绵城市真正能起到防止城市内涝的作用。

 

此文关键字:海绵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