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际交流会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环保领域代表就中国水污染治理等问题进行交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表示,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淡水质量及水供给压力,中国此时出台举措防治水污染恰逢其时。
自中国国务院今年4月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以来,中国下一步将如何治理水污染,受到了国内外强烈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 张世钢8日指出,在过去十年间,亚太地区已成为水资源消费的最大地区,随着人口增长、经济活动和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面临淡水及水供给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中国此时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恰逢其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继2013年9月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后,中国出台的第二个针对主要环境问题的、具体的环保行动计划。‘水十条’共10条35款,覆盖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相关环保法律的执行、水系统管理等方面。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与‘大气十条’相比,‘水十条’每项工作都明确了牵头单位和参与部门,以做到权责分明和更好的协同分工。”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三个时期的治理目标,包括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到2050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中国环境保护部污防司饮用水处处长 石效卷强调,“水十条”把水质量改善的要求明确到各部门、细化到各水域,此举有利于工作的贯彻实施,“在‘水十条’里的系统化,不仅包括政府、部门,还包括企业和公众,各方面的作用都统筹考虑到了。还有就是管理的精细化,我们不但要把大江、大河的问题要解决,还要把小沟小叉这些跟老百姓关系最紧密的、老百姓窗前门后的黑臭水体要解决,老百姓吃水的安全问题必须要解决。我们要把整个中国的水环境细化到几千个控制单元,每一个控制单元的排放和质量必须要挂钩。所以我们总体考虑就是要系统治理。”
“水十条”的每一条措施都能够考核、追责、量化,这为下一步贯彻落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此,各地政府和环保部门也有着清醒和深刻的认识。以重庆市防治水污染为例,在“水十条”的框架下,他们推出了防治水污染的长效措施。重庆市环保局污防处处长刘明君说:“我们每个月都要对水质进行通报,通报给当地政府水质是变好了、恶化了还是保持了。另外,我们还建立了挂牌督办、区域限批的制度,如果你地区的水质持续在下降,我们要对你进行区域限批。第三,我们也建立了污染反弹的快速处置机制,比如说我们的生活污染治理设施出了问题,马上就要处理;一旦河流出现了污染反弹的情况就要及时去处理,保持河流水清的状态。最后,我们还建立了日常巡河的责任机制,每个月都要把巡河情况上报环保部门。”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中国局业务主任保罗˙普罗西则建议,在环境治理问题上,充分调动公众参与也十分关键,“我曾经从美国上世纪70年代推出的《清洁空气法案》中学到重要一课,那就是治理污染关键的措施之一是开放透明,要让公众可以充分举报环境问题。我觉得公众是政府在治理污染过程中的最大同盟,我们需要让公众更多的参与到环境政策的制定以及执行过程中,广纳良策、充分调动社会力量。”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